pg·麻将胡了2(中国)游戏入口-Official Website

《宁德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8-31 16:43 来源:闽东日报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刘水金就《宁德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022年7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了《宁德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在《条例》公布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刘水金就《条例》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我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54万辆,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通行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给交通秩序、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虽然公安交管等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但由于上位法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规定比较笼统,导致执法依据不足、管理尺度不一,难以做到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衔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总结固化我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停放、充换电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为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有序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条例》在保障人民群众通行权利、落实便民服务举措、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条例》的出台经历了哪些过程?

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条例》于2021年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监察司法工委与市司法局、公安局及时成立立法专班,加强沟通配合,有力推动立法进程。2021年8月12日,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条例(草案)》的议案。2021年11月10日、2022年3月3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分别对《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审议。2022年6月16日,在深入调研论证、充分吸收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修改完善后的《条例(草案)》报请市委常委会会议讨论研究,并获原则同意。《条例》于2022年6月23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第三次审议并表决通过,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条例》作为全省首个设区市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地方立法,市人大常委会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则,先后采取在网站公布《条例》草案文本、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多次修改,数易其稿,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先后组织召开两次论证会,会同省直部门和立法咨询专家对《条例》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确保相关条款设定科学合法、可操作。

 

《条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条例》共六章二十九条。第一章“总则”,规定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概念定义;明确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主体的管理体制及职责要求。第二章“生产、销售和回收”,禁止实施拼装、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严格规定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等。第三章“登记和通行”,规定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按照《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执行,保障电动自行车路权通行,明确通行违法情形,明确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的责任。第四章“停放和充换电”,规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要求,规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禁止行为,明确公共场所管理者、物业服务企业等主体的消防监管责任。第五章“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条例的有关行为设置了处罚。第六章“附则”,规定电动普通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回收、充电及消防安全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以及施行日期等。

 

《条例》对电动车自行生产、销售活动作了哪些规定?

《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不得出厂、销售。

  电动自行车销售者应当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并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应当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所售电动自行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信息,并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合格证和载明所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的品牌、型号、整车编码、电动机编码等内容的购车发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的,应当在披露的商品信息中包含上述相关信息。

  电动自行车销售者未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未公示或者披露相关信息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条例》在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回收和绿色环保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报废和存放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或者蓄电池的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应当依法提供废旧蓄电池更换、回收服务,建立回收台账,如实记录相关信息并将废弃铅蓄电池依法移交至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不得移交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旧充新进行销售。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将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送交电动自行车或者蓄电池的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在绿色环保方面,《条例》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采取以旧换新、折价回购等方式回收废旧电动自行车;鼓励电池生产企业采购废旧蓄电池处置企业的再生产品,逐步搭建废旧蓄电池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的智能锂电等电动自行车;鼓励生产、销售符合标准的换电电动自行车,并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合理布局换电柜,推广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

 

日常生活中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条例》在规范通行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由于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安全意识差,乱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据统计,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我市发生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811起,占交通事故总量的22.59%。

  为保障群众安全通行,《条例》强调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的通行规则:驾驶人以及乘坐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按要求悬挂号牌并保持号牌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不得逆向行驶;不得饮酒或者醉酒驾驶;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通讯工具或者单手扶持行驶;不得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其他电动自行车的号牌;不得驾驶拼装、加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等。

  针对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致较多的情况,《条例》特别加强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者乘坐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者乘坐人改正,拒不改正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未按规定提供安全头盔的,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日常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驾驶或者乘坐电动自行车,《条例》对未成年人驾乘电动自行车有哪些规定?

未成年人驾乘电动自行车十分普遍,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年龄限制方面,《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十六周岁,电动自行车仅限在后座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这就使得已满十三周岁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既不能驾驶也不能乘坐电动自行车,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各方反映强烈。因此,《条例》在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以及省直部门的支持下,从安全性和群众需要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突破现有规定,把电动自行车搭载人员的年龄从十二周岁以下改为十六周岁以下,即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样就解决已满十三周岁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乘坐电动自行车的问题。同时,《条例》还规定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告知其所在学校或者监护人。

  此外,《条例》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教育。

 

《条例》对非法改装、拼装、加装电动自行车以及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作了哪些规定?

《条例》禁止单位和个人对电动自行车实施非法改装、拼装、加装行为,不得驾驶拼装、加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规定从事拼装、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活动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条例》明确规定,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道路行驶。驾驶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处二百元罚款。

 

《条例》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作了哪些规定?

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妨碍群众出行,影响城市形象,同时违规充电还存在安全隐患。在停放方面,《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应当在规定地点按照标志、标线有序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电动自行车停放不得占用或者堵塞盲道、机动车道、机动车停车泊位,并不得有其他妨碍行人和车辆通行、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不得停放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在充电管理方面,《条例》禁止下列行为:在禁停区域充电;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充电;违反安全用电要求乱拉电线和插座充电;使用老化、破损的蓄电池、充电器、插座等。

附件下载:
XML 地图